0-99歲都可以看繪本
“看繪本未必要有所謂正確引導,就像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沒有正確答案,甚至是答案。討論比答案更重要?!霸谧蛱斓睦L本分享會上,馮艷老師回答提問時說,她的率真征服了在場所有人,加上咖啡蛋糕水果的烘托,現場顯得愉快而愜意。
馮艷老師因為女兒的緣故,早在十五年前就關注了國外許多繪本,從日本回國后,她背著厚厚一摞繪本游走在各大出版社,給編輯們講繪本故事,希望他們為國內的孩子們出版它們。那個時候的編輯對國內家長是否能接受“繪本”這種東西,沒有把握。當時書店的書架上,一個標價9塊錢的繪本被翻爛了,但就是沒人買,因為“圖畫太多了,沒有什么文字,不值”。
她意識到,只有大人的觀念改變了,孩子才能閱讀到這些繪本。中國家長喜歡讓孩子先認字,讓孩子早早進入理性思維。國外的家長則以繪本來啟蒙孩子,“繪本里的圖畫,本身就富含了許多”,孩子只需要去感受,接受熏陶即可。發展到今天,繪本已經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表達方式,就跟電影、繪畫一樣,所以“0-99歲的人都可以看繪本”。
談及當年為何要翻譯《小蚯蚓寬太郎》,她說:“就是喜歡”。喜歡的程度是自己注冊了一家公司,在國內將它出版。然而,因為缺乏宣傳,這個藝術氣息濃郁的繪本并未引起許多讀者的注意。她并不后悔。就像有同事提問“該給孩子看什么樣的繪本“,她回答:“我給孩子挑繪本,首先是我自己喜歡?!?/span>
談到喜愛的繪本,馮老師會興奮得手舞足蹈,她興致勃勃為大家讀了《貓頭鷹在家》,繪聲繪色地講了一遍《活了一百萬次的貓》,幾個小故事聽得大家津津有味。分享會接近尾聲時,馮老師講了田島征彥的另一個著名繪本《大鬧地獄》(日文版),這是她給大家推薦的三個繪本之一,另外兩個是:
熊亮的《小石獅》(推薦理由:這個繪本比《我的爸爸叫焦尼》更傷感,但是為什么不讓孩子感受這種人生的哀傷呢?孩子們比我們想象的更堅強。)
Arnold Lobel的《貓頭鷹在家》(理由:充滿故事性和哲理,大人一定也會喜歡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