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著黃驥導演“等待“落葉跳舞
“當我們躺在樹下的時候,頭頂上都是樹葉,可是等了大約有一分鐘,才看到一片葉子隨風飄落下來。那一分鐘因為等待變得漫長,心好像為了看到落葉跳舞做了一切準備,時間因此變得有意義了?!边@是黃驥導演為我們分享的關于她等待落葉跳舞的場景,當時她在太陽山谷領著幾位小朋友欣賞秋天的落葉。她也因為繪本《落葉跳舞》與我們再次相逢。說是再次,是因為2015年初,集團捐贈圖書并前往支教的湖南芙蓉山幼兒園,正是黃驥的老家。小時候,黃驥因為父親送的一本《安徒生童話》而愛上文學?,F在已為人母的她,仍然堅持認為書和大自然能帶給人最親切的快樂。
黃驥強調,最好是先有自己對落葉的感受,再去閱讀《落葉跳舞》這個繪本,如果次序反過來,那么我們可能會失去親身體會那種美好的機會。關于這一點,相信在場的人都深有體會。因為大家剛剛結束了一個上午的遠足與“拓印秋天”。雖然在一周以前,太陽山谷里滿是紅葉,而今天,落葉顯然跳舞跳累了,它們厚厚地鋪在樹下,風也停頓了下來。山谷里只有為數不多的幾種樹木植物還綠著。不要緊,當所有人在清涼透心的空氣里沐浴著金色陽光時,那份愉悅還是打破了山谷的寂靜。
我們每個人背著一個棉袋子,將自己拾獲的寶貝裝進去。腳步越慢,越能發現隱藏在落葉下面的秘密,孩子們的歡呼此起彼伏,色彩斑斕的落葉、鳥的羽毛、山茱萸的小紅果、橡樹種子、松樹剝落的皮、在樹枝當中穿行的小松鼠,秋天仍然留下了豐盛的禮物!
背著滿滿的喜悅,我們走下山道,這時教練請每一個人奉獻出自己撿的寶貝,所有人共同拼一幅自然版畫《冬日暖陽》。我們繞著圈漫步,輪到自己時,就為這幅畫“擺上一筆”。漸漸的,大地上擺滿了從袋子掏出來的寶貝,凝聚出一份置心一處的滿足和感動。
袋子快空了嗎?還剩什么可以拓印在棉布袋子上呢?不是說要將秋天拓印下來嗎?細心的教練看出了我們的窘迫,倒出一堆新鮮的綠葉,那是她在遠足的時候為我們采集的。如果喜愛某一片落葉,還可以在葉子上涂上喜歡的顏料,將它們的輪廓和脈絡留在棉布上。在分享自己作品的時候,我們清晰地感受到每一個人對于家庭的熱愛、對于親人的珍惜,還有對于秋天的眷戀。
在黃驥導演的引導下,我們都變成了陽光下的一片葉子,一陣微風拂來,輕輕搖擺,碰碰爸爸葉子,碰碰媽媽葉子。風漸漸大起了,我們離開枝頭,在風中輾轉,跳舞,悠悠地落下。
然而,還是有幾片“葉子”意猶未盡,轉著轉著,歡笑著,用她們小小的身影旋轉著時光。
黃驥,
女,導演,1984年生于湖南益陽,在偏遠小鎮生活和長大。2003年-2007年于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。
大二時在湖南老家獨立拍攝紀錄片《地下》,被香港中文大學收藏。大三時編劇的《玲玲的花園》獲德國科隆中國電影節最受觀眾歡迎獎。大四畢業同年冬天在湖南老家導演第一部短片《橘子皮的溫度》,參加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。
導演的第一部長片《雞蛋和石頭》同樣拍攝于湖南老家,再次全部使用了非專業演員,并獲得2012年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老虎獎。西班牙拉斯帕爾瑪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。